新闻中心 /News
你家小区地段好不好看周边商业就知道
就是有时不经意路过某个开满高档西餐厅的街区,或者路边有家lululemen的门店,晚饭后还能瞥见一位身着精致瑜伽服的小姐姐在跑步
还记得以前在杭州钱江新城上班,那时候公司楼下万象城新开了家汉堡店shake shack
当时就想敢在这里开店,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周边居住客群有着不错的消费力(周边二手房有超10w/平)
确实,五年之前类似喜茶、im电竞盒马、学而思这样的品牌,喜茶代表着年轻消费力,学而思代表着宝妈首选,盒马代表着居住密度
而如今五年时间过去了,当星巴克都能把自家门店开到县城,当喜茶也在告别30元一杯
于是为了确保相对客观,我采访了身边好几位20-30多岁之间的办公室lady们,没想到她们都不约而同告诉我
一杯阿嬷手作的超浓抹茶32元,且在上海买一杯堪比抢演唱会门票,一杯霸王茶姬伯牙绝弦16元,而到了蜜雪冰城...一杯柠檬水4块
大概13家门店,主要集中在上海恒隆广场、兴业太古汇、新天地,即使稍远一点也是前滩太古里和迪士尼这样的人流密集区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上海目前有290家蜜雪冰城,核心城区共有62家门店仅占21.4%,其余近80%都集中在非核心区域
所以各位,如果你也在上海,也在自家小区附近看见阿嬷手作,那么恭喜你大概率是市区顶级商圈地段没跑了
我先把星巴克排除了,倒不是说不好,而是现在星巴克、KFC也好,这些大众熟知的品牌,店面已经太多了
所以如果说如今还有什么咖啡届的后起之秀,应该就是M stand和Manner了,而之所以把M stand放在前
此外还有门店数量,相比M stand的克制,去年全国新增门店大概在100家,Manner简直称得上无孔不入
而最初的Manner首店,也不过仅仅是南阳路上室内不过2平米的街边小店,还没隔壁入户门大
我家中山公园附近去年又开了一家萨莉亚,之前不懂为什么每到节假日就大排长队,后来发现菜单上70%菜品不到20块
附近是二手单价20w+的华府天地和翠湖天地,新盘也有去年首开近200亿元卖爆上海楼市的中海顺昌玖里
包括紧邻中环边上的前滩,这应该是港资开在上海最远的一家大型商业了,为什么太古会选择这里
九宫格的价格会告诉你,如今三湘印象名邸二手21.7w/平的价格依然值得仰望
那大家可能会说,要知道港资商业选址本就苛刻,总不能指望每个地方都能有港资商业青睐
还有多少小伙伴不知道这家看似土土的商场,每年营业额高达上百亿,长期霸占整个上海商场销售额第一
体量32万方的环球港年均客流5830万人次,平均下来就是一天约16万人次,我就没有一次去环球港吃晩饭没排过队
很多年前,这里原来是上海地铁3、4号线与内环之间的一块狭长的边角地带,区域内有不少旧厂房和棚户区
34万体量年客流3800万人次,一个小切口,就是过往每次我们去郊区看新盘无一例外销售都会提到项目优势是靠近南翔印象城或者松江印象城
而当我们顺着地铁线来看下沿街楼盘,万科天空之城、蟠龙天地,还有赵巷别墅区,谁不是上海响当当的红盘
这种感觉就像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充满高档西餐厅的街区,不是指具体某一商业品牌
在这里一共有3800多位的外籍人士,来自六十几个国家,再加上上海一些顶尖人士
瑜伽裤:lululemon,冲锋衣:始祖鸟,单价1w起步的自行车:小布Brompton
徐汇滨江每天6点晨跑的人,在中山公园大草坪扔飞盘的人,以及长宁绿道全装备骑行的人,还有新晋网红世博双子山...
独栋式的滨江商业体彼此交错,结合大量的外摆空间,远处又是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江面惹人留恋
而今年香港置地启元和绿城潮鸣东方也都在快速兑现,是不是越发觉得地段商业和小区档次线
也就是常说的轨交综合体,TOD算是当下最先进的商业形态,最大特点就是轨道交通极其方便的同时,又伴随着非常丰富的商业业态
作为依托于亚太地区最大的TOD的项目,早在2021年TODTOWN天荟就以10w的二手单价震惊外环,如今对比周边超80%的差幅依旧能打
开业4日引流50万的徐汇万科广场,新房市场的保利光合上城、im电竞浦发在新杨思将公园导向型开发和步行导向型开发相结合的双POD模式
第二,也意味着引进的房企品牌实力强势,不是所有开发商都有能力驾驭如此复杂的开发模式
毕竟不同于小区外立面、景观这样肉眼可见的硬性指标,可以有可视化的分界线看出小区档次
比如每天和你一起走出家门的邻居是同样喜欢户外运动品牌,亦或是也喜欢坐在西餐厅
这样的商业体背后本就决定着消费力、客群,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看出周边居民段位
那么各位,你买房会倾向哪种业态,又偏好哪种商业体呢,期待评论区各位毒辣的眼光狠狠惊艳我一下~